托起人才培养的重任
——信息与控制学院人才培养经验谈
信息与控制学院秉承我校“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以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为牵引,以夯实“简单和谐、目标一致、积极向上”的分院文化为基石,以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分类培养、分级教学’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围绕 物联网技术及信息产业,通过“校企融合、学用结合”,主体培养“懂专业、技能强、会合作、善做事”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应用人才,拔尖打造理论基础扎实、能升学深造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初步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效果显著提升。
一、打造最有效率和最自豪的团队
百年高校,教师为本。为把我院办成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的一流应用型信息学院,为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较高的就业质量,就必须建设适应我院人才培养目标的一流的师资队伍。从2011年6月开始我们提出了“简单和谐、目标一致、积极向上”的分院文化,努力营造“分享共赢”的团队氛围,提倡向更高的目标挑战的奋斗精神。2011年底提出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⑴ 成为最有效率和最自豪的团队;⑵ 省内拥有足够的知名度和一定的全国影响力;⑶ 形成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需要因材施教,教师也需要多样化发展。为此,我们努力打造以下五类优秀的师资队伍:⑴授课好、受欢迎、教学成果出色的优秀教育专家;⑵实践技能强,带领学生科技竞赛成果突出的优秀实践训练导师;⑶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与成才引导者的优秀人生成长导师;⑷有突出科研成果的优秀科研专家;⑸复合型教育专家,其中包括一类是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科研等方面均衡发展的优秀教师;另一类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优秀教师。
2012年我们开始“抓两头,促中间”,奖勤罚懒,重奖重罚。同时通过一谈、二谈、三谈分院文化,凝心聚力,教师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和充分的释放,初步形成了“你追我赶争上游”的良好局面。
2013年,提出了我院的使命,为信息产业培养(输送)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院的愿景:打造一流的应用型信息技术学院,对学生——追求卓越,人人成才;对教职员工——追求卓越,做价值的创造者。2014年,提出了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日积月累必成大器。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团队合作,分享共赢和共同发展”理念与做法。
目前,我院拥有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一个,电类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一个,省级自动识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自动控制理论等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三部,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等省级精品课三门,应用电子技术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两个,生产过程自动化等省级品牌专业两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省级学术成果奖两项。
二、创新设立学科组模拟系运行管理模式
2011年7月,为了发挥学科内专业的协同效应,经请示公司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同意,设立了计算机类、电信类和自控类三个学科组,承担学科建设职责。经过一个学期的运行,初步显现出了较好的作用。2012年1月,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科组的作用,真正实现“专业之间打破壁垒、学科之间互相支撑”,经与公司相关领导研究决定,试行学科组模拟系运行管理模式。学科组作为准系建制主要承担专业群发展规划与建设以及垮专业实验室规划与建设。
计算机学科组,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配属计算机实验中心;电信学科组,包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及自动识别技术应用方向、通信工程专业,配属电信实验中心、电工电子教研室;自控学科组,包括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电气化专业、轨道交通与控制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配属自控实验中心。初期,单设实验中心主任,对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了深化实验中心建设水平,现实行学科组组长兼任实验中心主任。通过2年的运行,学科组在专业群建设和垮专业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创新构建因材施教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以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为契机,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成功构建了“满足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化发展”的“分类培养、分级教学、学好做人,练会做事”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与国际接轨,我院计算机类专业分别引入了微软、思科、SUN等国际品牌课程体系,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校内与校外、实训与工程、专业和职业、公司与企业”六个深度融合,实现了“课程体系国际化、理论教学项目化、实训环境企业化、工作任务真实化、素质教育全程化、师资队伍多元化”,培养出了“懂专业、技能强、会合作、善做事”的应用型卓越计算机工程人才。公司与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学生在毕业时,不仅可以拿到毕业证书,还能拿到国际的专业认证证书。该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得2012年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省教育厅组织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我院该专业在独立学院里排名第一并超过了部分二本院校。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链接”,自控类专业自2012年开始开展了集中式顶岗实习,2013年又在自动化专业尝试校企共同操作的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即开展学习-顶岗实习-再学习的教学实践,使集中化素质训练与顶岗实习和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四、大力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和CDIO项目教学
为了改变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的课堂教学方式和立足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交给学生,根据学苗特点积极开展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传统授课模式是,先在教室里上理论课,然后上实验室做实验。现在我们将实践性较强的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理论课搬入实验室,学生在这里边学边练。老师就在实验室里讲原理,然后学生就去做实验验证,最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教学效果显著提升。目前,我院的主要课程大都采用了这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充分研究与吸收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自2010年开始先后在测控、网络、软件、计算机、电信等专业陆续开展了专业层面的项目教学,建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结合”的项目式教学内容体系;教师由传统的授课角色转为项目发包人兼项目导师的角色,通过发包实际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通过指导学生亲自完成实际任务来掌握相关知识要点,掌握工程项目实施理念与方法。
这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打破教室和实验室的界限,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高度融合。通过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通过做项目学会了做事,也学会了合作。同时,在项目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在校内采用教学工厂模式,已经连续为三届新生生产并配备了一万余台学习英语练习听力用的公用(市)台与校台兼备的调频收音机,实现了在教学工厂的生产过程中提升技能、积累经验。
教材是将教学成果固化和推广、扩大公司影响力的有力武器。目前,好的应用型教材还比较匮乏,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系列化特色教材任重而道远。我院受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委托,承担了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电气自动化控制类三大系列应用型教材的开发工作并担任丛书主编。目前,已有近20所大学的相关教师参与其中,已经出版了教材10余部。
五、科技成就梦想的理念开始深植学生心中
近年来,我院在与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本院校同台竞技的科技竞赛中成绩斐然。在微软IT学院校园之星大赛中,蝉联三届全国总冠军,已经连续四年有学生进入微软研发中心工作。
2012年,在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智能自主机器人”竞赛中,我院代表队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20余所一本、二本院校的63支队伍同台竞技,经过激烈的比拼,获得一项一等奖(全省仅6个),一项二等奖,并获得团体总分第2名。
2013年,在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计算机设计竞赛中,我院代表队继2012年一举囊括三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后,再获佳绩,在与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等强手如林的一本、二本高校的激烈角逐中,凭借雄厚的实力、积极的准备和稳定的发挥,取得两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辽宁省电子设计竞赛中,我院代表队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共获两项一等奖、五项二等奖;两项一等奖被推荐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获得一项国家二等奖。
2014年,我院首次参加辽宁省“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并获得特等奖的好成绩;参加辽宁省广告艺术大赛,在平面设计类获得一等奖,并且排名第一。这一年,我院收获6项省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排在全省的前列。在随后的国赛中,荣获6项国家级二等奖。
这些奖项的获得不仅在独立学院里是独一无二的,在二本院校中也不多见,说明我们的学生在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一本院校的比拼中毫不逊色,这与我们坚持“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应用动手能力是分不开的。
我们成立了酷睿精英、开拓者、转折点等16个大学生创新团队和一批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效地发挥了科技竞赛的牵引作用,真正实现了“以做促学、以赛励学”。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从整体上带动了学风的改善。